日前,我校老教协组织召开“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生态文明建设挺膺担当”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教授、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礼先教授,老教协老科协理事、老教授代表、北京老科总有关负责人,水保学院、离退休处等部门负责人和青年师生代表等近70人参加座谈。会议由离退休工作处处长主持。
沈国舫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题,讲述了自己以服务国家需要起步,在逆境中坚守,在顺境中奋进,践行“为人民立志,为绿化祖国贡献一生”誓言的奋斗历程。他强调,做学问必须要有家国情怀的使命担当,要把个人事业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把握科学研究正确方向,书写大写人生;必须要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求实精神,在研究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创造出对党和国家真正有用的科研成果,造福人民;必须要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坚定信念,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越挫越勇,最终实现奋斗目标。
90岁高龄、水土保持学院首任院长王礼先教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从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和育人六个方面,全面深刻阐述了对科学家精神内涵的理解。他强调,理想信念是总开关,必须坚定一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拥有厚积薄发的力量;要善于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奋力拼搏取得新成绩。他感谢学校提供的宝贵机会和成长舞台,希望年轻水保人深入了解水土保持专业发展史,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精通掌握外语,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把握科技创新前沿。
北京老科总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需要发扬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身上承载的科学家精神,也需要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积极作为,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方面发光发热。她希望北林大老教协、老科协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在绿色科技创新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水土保持学院党委书记表示,老一辈科学家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北林师生,希望广大青年师生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与党同心同行,秉承科学家精神,发扬植绿报国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赓续奋斗、再谱新篇。
林学院教授刘勇、水土保持学院退休教授谢宝元分别讲述了自己受教于沈国舫院士、王礼先教授,并深受影响和启迪的生动故事,深入阐述了他们身上具有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以及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水土保持学院年轻教师王彬教授在座谈中谈到,自己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看到理想信念坚定方向明、不畏艰难勇攀登、不求名利求奉献、大胆创新敢质疑、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力量。他表示,身边的榜样是学习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年轻教师要立志在学习榜样中成为榜样,勇挑新时代重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挺膺担当者。
水土保持学院博士研究生宋春阳、林学院本科生张元表示,从代代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中深刻体会到科学家带给青年学子精神上的无穷力量。自己要学习老一辈林业科学家“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热忱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自觉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重任,以实际行动将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会上,为我校荣获2024年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学技术奖“突出奖”获得者王礼先教授和荣获“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第六届先进个人和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的13位老教授颁奖。
Copyright © 2005- 2018 raybey雷竞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总编:刘广超   副总编:杨金融 刘丽萍 李佳 欧阳汀 高大为   编辑:姜玥 杨一楠 陈昊原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