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雷竞技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绿色要闻

改革开放三十年11:水保学院不断进取

   我校水土保持专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进取,锐意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已发展成为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水土保持理论与高薪技术研究中心、高层次水土保持人才培养中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中心,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
  

    多类学科交叉    多项课程获誉 
   

   学院本科生教育规模已由过去的一个专业近60名学生发展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土木工程3个专业,学院注重教学研究,多项课程获得国家级、市级、校级精品课程称号。研究生学科发展为分属农学、理学、工学3大门类的11个学科,其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雄厚    科研成果显著
    教职工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部级6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与技术重点培养对象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教3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学院承担了大量科研课题,有39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累计出版学术著作6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 1200多篇。截至2007年底,学院承担“十一五”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合同经费已达8000多万,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5项,专业课题19项。
  

                         建设国内基地    加强国际交流
    现已建成包括山西吉县、北京密云、重庆缙云山三个国家级生态定位站在内的10个主要野外教学科研实习试验基地。学院内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林丽景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边坡绿化和土地资源与肥料技术等4个研究所,中国荒漠化培训中心、生态环境技术中心、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等学术团体和机构均挂靠在水保院。且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奥地利、越南等国家有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A11)

作者:关立新
Baidu
map
Baidu
map